大多数村民,如成大哥、周芸一家。
望着姜美君家中日益充实的储藏室,那份由衷的羡慕渐渐转化为行动的力量,纷纷着手储备。
他们相信,跟随着姜美君的脚步,总不会错。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被说服。
村东头,陈老太与她的儿子姜有财,便是其中的异类。
姜有财不屑地摇头:“简直是胡闹,这当口买粮,价格高得离谱,等夏末初收,新粮一来,这些陈粮还不是贱卖?盲目跟风,愚蠢至极。”
陈老太虽面露担忧,但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同意儿子的看法,母子俩坚持自己的判断,决定静观其变。
姜美君的忙碌没有因此停止,直到地窖的最后一寸空间被粮食填满,她才停下了采购的步伐。
钱包空空,但她的心中却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满足感与平静。
一日,周芸心急火燎地闯进姜美君的院子,拉住她的手急切问道:“大妹子,你知道吗,镇上的大米现在贵到什么程度了?”
姜美君心头一紧:“又涨价了?”
周芸神色严峻:“可不是,前两天还只是八文钱一斤,今天一早就变成了十文,你算算,一百斤就是两百文的差价!”
谢秀芳闻言,惊讶之余更多的是忧虑:“这么贵,谁还买得起啊?”
周芸叹了口气:“怎会没人买?抢购的人不在少数,据说再不买,下个月初还要贵。”
事态发展之快,超乎所有人预料,短短七日,大米的价格便已飙升至十五文一斤,近乎原价的两倍。
村民们议论纷纷,忧虑不已:“这价格,还让人怎么活?”
另一人接话道:“贵也要吃,总不能饿着肚子干活,没有力气,地里的活儿谁来做?”
更有甚者,赶到店铺却被告知断货:“这么贵还卖光了?老板,你这儿真是一粒米也不剩?”
面对追问,店老板唯有苦笑,无言以对。
“旱灾”二字,如同幽灵般悄无声息地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