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老师都沉默了。
身为成年人,他们更能知道生活的不易。
这个社会里活着,人们有相当一部分的困境,都是没钱造成的。
即使是走在路上,看到路人因没钱而被迫做出不利于未来的选择,都会忍不住叹息。更别提此时要被迫做出选择的人,是他们都看好的学生。
老师们面对着丁一,说不出“学生要有学生的样子,只需要关注学习就好”的言论来劝他。
他们各自都有来自家庭的负担,无法轻易承诺什么。而福利院的孩子越早懂得为自己打算,其实算得上是好事。
好在丁一已有破局的能力,此时坦然的说出这些,并不是为了为难老师。
他继续阐述自己的想法,“我想选L镇镇中。镇中可以走读,平日我依旧住福利院,放学可以在镇上找些活做,赚点生活费。”
两个成年人听闻此言,欲言又止,表情分外微妙。
上学期间打工赚生活费确实是条路子,但在他们看来,镇中实在不是一个好选择。
给L县的所有高中按照生源、师资、环境、升学率排个序,如果说县一中是L县最好的高中,那镇中就是当之无愧的最差高中。
只要能过教育部划出的统招分数线,就能够被镇中录取。县一中一年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数是50,那镇中就是2~3个。
没错,一个学校也就2~3人能考上重点大学。
镇中的学校氛围可以说与职校相差无几。
同为L镇教育系统内部的人,他们比普通学生知道的内幕更多一些。
镇中的管理确实如丁一所说的,并不严格。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相当宽松。
初中的小孩叛逆,老师靠体格差距勉强还能压制。但高中生,尤其是男生,体格和成年人相差无几。要是伙食好些,比老师高壮不是问题。
面对性格叛逆、不服管教又体格健壮的学生,老师的管辖很难起到什么作用,所以不少镇中的老师都只是当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