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处环境下个体的最大努力。结果如此,他认命。
高中的学费与生活费,是这三条路里投入最高的。
L县的教育资源一般。即使是县里最好的中学,每年考上大学的人数也不足1/3。丁一有自信能成为前1/3,但大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又是新的问题。
至于职高,由于有国家补贴,学费远比高中低。培训技能出来后,就业可能会好,同样可以继续往上,大专,专升本。
但福利院之前也有过考不上高中上了职高的人,给年纪更小的孩子们分享过里面的真实情况。
职高里混日子的人很多,学校的老师水平有限。就算是承诺的就业,也不是什么好的去处,上职高不过是白白耽误进社会去赚钱的时间。
而开启打工人生的第三条路,是丁一当下比较倾向的选择。
早一点进入社会,就可以早一点学到赚钱的经验。攒一部分本金,做些小生意也不错。
虽然未成年不能合法打工,但哪个福利院出身的孩子,没在成长过程中学习一些社会生存技能呢?
院长妈妈因为福利院资金紧缺接过一些手工活,孩子能走能跑,就逮着机会帮院长妈妈做事。
丁一对顺利融入社会并养活自己这个目标的达成很有信心。
明明想得这么清楚,他却依然在这举棋不定。
只因为他不甘心。
家庭的变故发生的太早,丁一没有印象,不得不在福利院里长大,他没有不甘心。
学校遇到好心人的孩子,于是学校里传出有个叫丁一的,从小到大捡别人的旧衣服穿的传闻,他没有不甘心。
老师在全班面前夸丁一成绩、做作业认真,转头却在办公室里跟同事可惜感叹孩子是福利院长大的,他依然没有不甘心。
现在,考出一个能达标的成绩,他却因为成本太高昂,只能走其他的路,丁一真的开始有些不甘心了。
如果再强大一点,是不是就能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