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元同心里极度紧张,刚下山月余就要惨死在山贼手中,看来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这是第几次面对死亡,元同自己也数不清楚,不过这一次却滑稽得很,只因吃了点野菜。在这炎凉的乱世,人命果真贱于草芥。是个人,只要他手中的刀足够锋利,都能拥有生杀予夺的权利。
屠城那年,元同只有十二岁,他搂着一双弟妹,亲眼目睹父母死于刀下。当滴着父母鲜血的屠刀奔三兄妹过来时,元同极度恐惧,转过身抱紧弟妹,紧闭双眼,颤栗着等待屠刀落下。那个时候,除了恐惧,他脑子里一片空白,甚至连一丝求生的念头都没有。
此刻,在这贼窝里,元同再一次面对屠刀。他已成年,身体强壮、学识渊博,自认为拥有一颗强大的心。他读过太多的书,知晓仁人志士面对死亡时的无惧和凛然,也想象过自己有一天也会如此坦然。当一柄弯刀在他脖颈前晃动,随时都能砍下他的头颅,他发现自己的内心没有多么强大,完全没有无惧和凛然,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坦然面对。
很多事情,只有切身经历了,才能体会自己最真诚的身心。元同的心砰砰砰跳动着,身体一会酥一会麻,身心发出最真诚的诉求—好害怕,不想死。
临死的诉求会使人步入两个极端,一个是心如乱麻,说着一些语无伦次的求饶之辞,这是求生的欲望;另一个是内心逐渐镇定,快速思考该如何逃出生天,这也是求生的欲望。
元同属于后者,他看着小喽啰,思绪在脑中不停地翻滚:这群山贼长期忍饥挨饿,人人都瘦成了猴,而这群猴也并非穷凶极恶、胡作非为之徒;眼前这小喽啰应该也没杀过人,所以举着弯刀迟迟不敢下手。元同似乎想出了办法,他决定做最后一搏,以期保住小命。
上天终究没能眷顾元同,还没等他采取行动,那柄弯刀已向他的脖颈飞来。元同下意识转过头,闭上眼睛,只能接受这平白无故的死亡。
脖颈传来剧痛,元同咬着牙关睁开双眼,想最后看一眼这烟火人间,也想感受一下身首分离那一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