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居十二年,师父不辞而别,元同含泪走出茅屋,走出终南山,去完成师父的嘱托。
为何师父当年会及时出现,救下我的性命?
为何师父会带我到这大山里?
为何师父会称老槐树为社稷树?
为何我会在社稷树下看到了那么多历史场景?
为何师父要亲自带我去劳作?
为何师父会让我读这么多书?
为何师父会让我修习琴棋书画?
为何师父常为与我讲解时局?
为何师父说百家之言本是同源,当应融为一体?
为何师父又说百家之言不可不信、不可尽信?
为何师父会不辞而别?
师父他老人家究竟是谁?
带着满肚子疑问,元同一路翻山越岭,走出大山,踏入山边的小村—谷神坳。这里曾是个生机盎然的村落,为避战乱,村民早已逃离,独留一妇人苦等儿子归来。
在谷神坳二十余日,元同使妇人残破的茅屋焕发了生气,自己也逐渐适应了与妇人的生活,有时候会感觉这就是自己的家,而妇人就是自己的母亲。
夜晚躺在床铺上,他也会感觉自己置身于山上的茅屋,对面房间躺着的是师父。这种感觉越是强烈,元同心里越是不安,他会渐渐迷失自己,需得速速离开。
一天夜里,元同久久不得入睡,起身走出茅屋。山谷还是一如既往的死寂,虽已步入晚春,却听不到一声蝉叫虫鸣。他抬头看天,如同当年的羋原大夫一般,开始拷问苍天。他只不过想扫一眼夜空,但心里清楚,那定是灰蒙蒙一片,因为这二十日来一贯如此。
让他意想不到的是,雾霾已烟消云散,满眼尽是璀璨星光。这星光在终南山上并不稀奇,而在这山谷中却显得弥足珍贵,他索性昂着头欣赏起夜空来。一条条玉带悬荡于空灵墨色中,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突然间,一条玉带受天风的搅扰,变成一条瀑布,于万丈之巅倾泻而下,落入山间;一会功夫,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