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间。
但我还参观过俄国的坦克工厂,听那些俄国专业人士讲解过他们的坦克参数。
这些天在得到委任后,我也研究过拖拉机的发动机各项参数,两相对比。
我感觉这不是一个明智选择。\"
“所以呢?”赵铭不以为意。
“所以,拖拉机发动机根本不适应于坦克,这根本就不是同一样东西。”杨明激动道。
“不都是用履带在行走吗?有什么不同?”
赵铭笑道,他当然知道很不同,但他得让人知道,他要造的压根就不是那些主战坦克。
而是能用能在关键时刻和对方兑子的牺牲品。
只要能极大减少步兵伤亡,他都无所不用极其。
另外他也不觉得东洋人的豆丁坦克有多专业。
都特么半桶水。
当初俄国都能用这玩意和虎,豹坦克兑子,他凭什么不能这么干?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长官,很大的不同,拖拉机发动机本身速度就快不起来,功率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也能强行改装一下,这点很容易,我就能做到。
可这样无异于极大的损耗发动机寿命,想要追上一些重型坦克的速度,使用寿命顶多也就几天。
几天时间后就得随时有人进行维修。
如果想要赶上轻型坦克的速度,顶多四十八小时内就得趴窝,不得已就得进行抢修维护。
难道长官您想要在战场上给每一台坦克都随身配备一位维修员吗?”
杨明有些愤怒,要知道现在技术人员本就极少,能够在极短时间内维护好一台发动机的技术人员,根本不是几年能培养出来的。
闻言赵铭摊了摊手,“为什么一定要能用很久呢?战场瞬息万变。
我只要能在关键时刻能让这些家伙投入到关键地点,发挥出它们应有的关键作用,这不就够了?”
“这.....”
听到这话,杨明一下子哑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