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仔细一想,貌似这也不能怪加藤长官,军情紧急,这种时间紧迫的攻坚任务似乎除了他们,旁人根本做不到。
说明他们在加藤长官心中是最强的精锐。
这年头东洋人本质上还是自卑的。
虽说此前接连打赢了几场战争,可这就像是暴发户,虽说已经很有钱了,但总是有些自卑,总感觉被那些士绅瞧不起。
于是就想急于表现。
这种心态在东洋人上下皆有。
就比如再过几十年,东洋人在国际上做生意给人的形象总是西装革履。
何故?自然是本身实力不够,就需要尽可能包装自己,掩盖自己脆弱的一面。
而如今这年月,东洋人也清楚,他们依旧被华国瞧不起。
虽说有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东洋正在飞速崛起,但广大民众依旧觉得东洋乃弹丸小国尔不足为惧。
赵铭当然也是清楚这点,所以在后面几乎很大篇幅都在表述对帝国将士的强大勇武。
先把你们给捧高点,不把你们架起来,你们还怎么不为我效命?
光是糊弄这些东洋士兵还不行,事后还得让大本营那边能信服。
对此赵铭一点也不慌,笑话。
到时候送给大本营的战报他都已经想好了。
不就是春秋笔法吗?这个他会!
大体就是先贬低其他士兵,随后再猛夸东洋军士,陈述当时的情况特殊,时间紧任务重,非帝国军士不可。
如此紧张的攻坚任务,不交给帝国军士行吗?
大本营那边谁敢反驳帝国的军士战斗力和意志力不行?
不可能反驳,反驳就是和帝国陆军作对。
所以这个哑巴亏,东洋人只能自己吞下。
如若能因此拿下武城,东洋人多半还得捏着鼻子夸他赵铭。
这就是阳谋,可以说从始至终大本营的态度就不怎么重要。
反倒是赵铭如若不让东洋人参与攻坚,大本营那边反而会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