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建兴三年,即公元225年三月初九,蜀汉丞相诸葛亮亲自率领五万大军离开成都,目的是平定南中地区的叛乱。
这场叛乱早在两年前就已爆发,但当时因君主病逝,诸葛亮并未立即采取行动。如今,两年时间已经过去,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已经修复,国内也恢复了稳定。南中地区作为蜀汉政权的重要后方,必须解决这一乱局。历史上这样的事件并不罕见。
诸葛亮出征后,刘禅终于得以放松,不必再时刻紧绷神经。
正所谓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诸葛亮领兵出征,朝廷中则有丞相安排的人坐镇。
刘禅感到轻松自在。同时,他蛰伏了两年,对当前的局势有了深入的了解。
虽然历史记载可能有些出入,但大体上相差不大。
目前,蜀地表面看起来平静,但实际上仍潜藏着危机。例如,派系之争明显,本地氏族并未真心实意地归附蜀汉,只是受制于诸葛亮的强权政策而不得不假意效忠。
这件事在后来的史料中也有记载,但刘禅作为当事人,感受更为深刻。
某天,刘禅与皇后张鸳正在床上亲昵,突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地跑了进来。“陛下!”
太监似乎并不知道皇帝还未起床,往日这个时候,皇帝应该是在读书。
太监话音刚落,才发现龙榻上皇帝正与皇后玩闹。
两人因为这个不识趣的太监打扰,张鸳赶忙挣脱出来,去给刘禅拿来一件外衣。
刘禅不满地瞪了一眼太监,没好气地说道:“没眼力的东西。”
“奴婢该死!奴婢该死!”
小太监不停地磕头求饶。
虽然这位皇帝平日里和善,但毕竟是九五之尊,打扰了他的兴致可不是小事。
看到小太监的囧样,刘禅心中的不快也消散了一些。
“起来吧!”
“谢陛下!”
“出了何事,让你这么慌慌张张的?”刘禅一边更衣一边问道。
见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