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火还来不及呢,会有心情把他们喊到这里显摆?
正所谓大会议小事,小会议大事,这点规矩他们门清。
今儿这局啊,不就是陛下要炫耀一番大明的武功,顺便给当初那些反对援朝的官员脸上,重重甩上两个大逼斗?
要不为啥连在京的使者,全都喊进了宫?
得,不管你爱听不爱听,乖乖受着吧。
“启禀陛下。”
最新的战报,早就深深映在杨士奇脑子里,但他还是在心里捋了一遍,才缓缓开口:
“魏国公部(徐辉祖)于廿六日,三路大军其出,同时攻克富川、仁川、水原三城。”
大部文官听后不为所动,没觉得怎么样。
但朱棣心中却在不停暗暗咂舌。
一日破三城,听起来简单,可对面不是土鸡瓦狗,是有铁甲车、火炮和速射机枪这些犀利火器,以及重兵布防的城池。
虽然没有亲眼目睹,他心中隐隐也感觉到,谨弟‘变’出来的那个叫什么莎的玩意,到底有多可怕。
“还进士出身呢,起的什么破名?”
朱棣忍不住满腹牢骚,埋怨谨弟实在是太不懂事了,叫什么破莎啊?
你说说你,越活越回去了,还不如当年哄俺爹的时候呢!
哪怕起个‘永乐一号’这样的名字呢也行啊,听着就够劲、够风光!
将来史书也会记载,某年某月某日,魏国公携永乐一号大破敌军于某处,咱多有面子?
不行,回来非得和他说说,让他改了这破名不可!
朱棣的心思魂游天外,杨士奇那边倒没耽搁自己的事:
“连破三城后,魏国公部与增援的定国公(徐增寿)部当日完成交割,已率部南下向安氏叛军控制的清州、世宗、瑞山方向进军。”
“定国公到后,继续对安氏叛主所在的汉城,施行围而不攻的策略,并向陛下请示下一步的动作。”
朱棣点点头:“增寿的决议还是稳妥的,自古鲜有好战之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