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您是想让臣劝老四回京?”
“不错”,朱允炆苦笑:“这些皇叔中,四叔最听您的话,所以侄子才不得已而托之。”
“既然陛下吩咐,那臣回去之后就办。”
“多谢三叔。”
北平现在什么情况,朱棡心里一清二楚。
虽然朱允炆派张昺任北平布政使,并派张信、谢贵接管了兵权和政权,但想要将朱棣抓回京却很难。
毕竟朱棣在北平经营多年,谁知道他有什么底牌?
这次请晋王回京,主要是为了试探他的态度,顺便给他找件事测试一下他。
只要他表明态度去劝朱棣返京,那就代表晋王,站在了他朱允炆这一边。
至于结果,并不重要。
朱允炆压根也没想过,凭着晋王叔的三言两语,就能把那狡诈似鬼的燕王骗回京城。
朱允炆为什么没有直接拿下晋王,顺手削了他的藩呢?
因为他不敢,他害怕。
晋王节制九边,在一众兄弟中极有威信。
宫里面发生过什么事,外人不知道,百姓不知道,但晋王怎么可能不知道?
倘若自己真的拿下晋王叔,第二天九边的诸位藩王,就敢打着清君侧的名义造反!
朱允炆需要晋王帮他稳定九边,等过几年稳定了朝局,才能再行对策。
其实此刻的朱棣在朱允炆眼中,虽然忌惮,但和晋王的权威比起来,也不过疥癣之患。
原本历史上朱棣靖难能成功,除了天时地利人和统统站在他那一边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晋王死了。
倘若晋王还在,别说朱棣能不能成功,恐怕他连王府都出不去。
朱棡不是不清楚宫里发生过什么事,但他却从没有表明自己的态度。
对于朱允炆还是朱允熥继位,他从未公开表达自己的态度,甚至在心里,原本更看好朱允炆一些。
但自从他做下犯上的错事,然后又租给给英国佬租界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