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来,上厕所要举手,里边也看不见左右的人。
余天策深吸了两口气,平复好心情,准备好笔墨,便迎接他来到古代的第一场考试。
县试,第一场是正试。
题目,相对于后面的考试还是比较简单的,从四书五经里面出题,多以填空为主,或者是残句,补充全即可,这一科叫做——经贴。
原主是个老实人,记忆非常扎实,几乎看见一句话,就能想起空缺之处是什么。
余天策更加想不通了。
学习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就考不过童生呢?
四周静悄悄的,只能听见衙役的巡考的脚步声,还有徐徐掠过的秋风。
不知不觉,一个时辰过去了。
余天策答完了所有的空缺之处。
早上带了几个馒头,还有咸萝卜丝,考场提供清水,午餐就简简单单吃了一顿。
不过吧……
那几个馒头,被衙役摔得稀碎,咸菜都用手捏了捏。
关键,衙役也没洗手,不能想。
下午,也是一大堆的经贴,并没有文章,但较比上午来说,题目要难上很多。
印象最深的一道题,前面是“子曰”二字,中间两个字,结尾四个字,其中还有个“乎”字。
如果对《论语》不是滚瓜烂熟,或者不是专门背过这一句,那想蒙上来真挺难的。
几经辗转,余天策达到了最后一张卷。
最后一道题,是一首诗。
标题就是几个字,“秋来,雁南飞。”
题材不限。
读了题,就是解题。
秋,百花凋零也。
雁南飞,大地荒凉也。
余天策联想到,南迁二字,不仅仅可以用在鸟类身上,如果用在百姓身上,也可映射王朝的落寞。
既然这样,那就写元朝贪官横行,民不聊生,从而歌颂虞朝呢?
在草稿上写了又改,改了又写。
一个时辰后,终于以金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