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然刚一站定脚步,摊主就抄着一口京片子打起了招呼。
“上午好,萧先生,欢迎您光临我这书画小摊,不胜荣幸,很高兴认识您”
“这两天您在伦敦的一连串行动,真太提气了,听着就让人心里痛快”
“就该这么扫荡英国古董艺术品市场,也让这些英国佬尝尝,被别人洗劫的滋味有多么痛苦!”
因为语言问题、周围也没有其他国人,这位摊主说话有点肆无忌惮、也有点幸灾乐祸。
听到他的口音,萧然顿时笑了起来。
“上午好,这位大叔,听您口音是京城人,哪个区的?”
“我家西城的,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老乡,很高兴认识您,您贵姓?”
说着,他就伸出了右手。
“免贵姓赵,大叔不敢当,您叫我老赵吧,我家南城的,住牛街附近”
“你可是享誉全球的古玩行大拿,达者为先,在您面前,我哪敢充什么大辈”
老赵客气地说道,连忙跟萧然握了握手。
随后,他们就闲聊起来。
“提醒您一句,赵叔,我身后那些英国人当中,有人能听懂中文,是来自大英博物馆的一位鉴定专家”
“多谢提醒,看来我说话是得小心点,别让那个英国佬听到,回头再给我穿小鞋!”
“哈哈,是这个道理,您毕竟在这里做生意,小心点没错,我想了解一下,您怎么在这里摆了个书画摊?”
“以前在京城,我就在琉璃厂和潘家园练摊,赚了点小钱,后来孩子来英国读书,接着留在这里工作,索性全家都移民了……”
老赵快速打量一下周围,开始低声介绍自己的情况。
他们一家移民到英国伦敦后,因为语言问题、再加上没有其他专业技能,他很长时间都找不到工作。
最后被逼无奈,老赵又干起老本行,来波特贝露古董旧货市场摆地摊。
因为以前在琉璃厂和潘家园长期练摊,对华夏古玩他也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