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事关皇子,而且皇子启的事太过离奇,陛下知道这件事后是肯定会询问的。
若是只找章大人也就罢了,就怕陛下问完章大人后随口一句,“蓝田县的文书在哪里?”
到时候他们几个可就完犊子了。
有时候一件事好几个部门都要写报告,这在下位者的看来是多余冗杂的,可在上位者看来,未尝不是两相印证,了解事物的手段。
毕竟,谁知道只是一个部门汇报工作,会不会隐瞒,错报,乃至于篡改呢?
赵高李斯又不是没干过这种事。
胡亥点了个赞。
…………
少府处。
看着案牍上拥挤了足足两三天的工作竹简,章邯忍不住揉了揉眉心。
又要熬夜加班了………
虽然公子启的白粥榨菜味道很好,拉面很有弹性,猪脚堪称美味,但章邯还是有些后悔。
早知道就不留下了……
沉吟了一下,章邯决定先把骊山邢徒还有公子启的事处理完。
他要写一份文书递交丞相,然后由丞相处审核认可后才能上承陛下。
他虽是九卿之一,但也不是能随意见到始皇的。
除去半月一次的大朝会,章邯也只有等始皇召见的时候才能进章台宫。
秦朝时期,丞相的权势是很大的,丞相是三公之首,也是百官之首。
丞相的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朝堂所有事都要先经丞相的手,然后才会递交皇帝。
一些不太重要的事,丞相自己就能处理。
不然全国所有事丞相审核后都要上承皇帝,那始皇得累死。
若是认为不合理,丞相还能把文书打回去让其重写。
而且三公是有开府权的。
这一点很重要。
目前整个秦朝,也只有三公,和扶苏有开府权力。
所谓开府,就是能够合法豢养一些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