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地。
考虑到敌人兵力较多,且携带有大量火炮,炮兵阵地很可能面临敌人密集的反炮兵火力,炮团此次直接放弃了射程较近的82毫米迫击炮,而是携带了72门九四式山炮和108门120毫米迫击炮。
其中,九四式山炮放置在后方6公里处,仅负责对敌人进行火力袭扰及对山头敌人的攻击(山炮弹道较直,如果不在山顶直瞄射击,会因为山体遮挡导致射界较窄);
120毫米迫击炮则是直接前出到步兵部队后方几百米处,依托曲线弹道,对敌人宿营的山村和反斜面阵地等进行攻击。
另有民兵部队负责组织此次前来的支前群众有序运输炮弹。
炮团团长王大川,作为跟随张云许久的老人,已是久经战阵,具有丰富的炮战经验,对鬼子入列的各类火炮也极为熟悉。
他清楚认识到,鬼子携带的九一式榴弹炮和九四式山炮,虽然拥有明显的平地射程优势,但山区地形会严重阻挡这些火炮的射界,只要以九四式山炮营远距离攻击,阻止敌人将榴弹炮和山炮安置到山顶或者山体缺口处,就可以使得榴弹炮及山炮等难以发挥作用。
另外,鬼子部队虽然携带火炮数量不少,也列装了小钢炮等迫击炮武器,但是曲线射程均远不及120毫米迫击炮,很难压制重型迫击炮的远程曲线炮击。
这就是炮团此战占据优势的关键所在。
(二战期间,苏德高加索山地战中,两方部队均发现大型榴弹炮等无法发挥作用。苏军依靠120毫米及60毫米迫击炮作为支撑火力,德军前期依靠75毫米山炮,但发现效果不理想,后续德军山地部队直接放弃75毫米山炮而大量列装仿制的120毫米迫击炮。)
为了防止敌人抵近射击,造成重型迫击炮部队受创,炮团此次也不再搞重迫击炮炮兵集群,而是将100多门重型迫击炮沿着步兵部队的防御线排开,降低炮营存在感,提升鬼子反炮兵作战的难度。炮兵们主要依靠手里标注山体高度及距离的精密地图配合开展集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