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二口中低语,声音细若蚊鸣,却在他自己心中激起了千层浪。
那些烈火中熬煎的岁月,那些去芜存菁的历程,都如同这酒中的真液,历经千锤百炼,才最终呈现在世人面前。这其中的艰辛与困苦,只有他自己才能真正体会。
他想到了自己打江山的那些岁月,多少仁人志士在途中变节、叛变,甚至反戈一击。若非自己心狠手辣,怕是现在连性命都不保,更别提来看望孩儿了。但有些事情,尤其是玄武门之事,他却不知该如何向孩儿开口。李建成再怎么样,也是他大伯啊……
一饮而尽,李二的神情被长孙皇后、杜如晦以及李君羡察觉。他们轻轻一叹,心知肚明地埋头品酒,不敢多言。
李长歌看着李二的神情,感觉他似乎有些恍惚。不过,他并没有在意,毕竟喝酒喝到飙泪也是人之常情。可当李长歌也喝了些酒后,他开始进入了键政模式,点评起当今皇帝来。
“酿酒如酿人啊。”李长歌感叹道,“道德经曾云,国家纷乱,有忠臣。但能一生初心不改者又有几个呢?像李建成、李元吉这样的人,当初随唐王、亲王起事,反抗暴政平定乱世,也算知晓职责。可是后来呢?哼!”
李长歌越说越激动,完全没有顾忌到身边的人。他开始挥斥方遒地点评起皇帝来:“一个李建成、一个李元吉,功勋没多少,在朝中拉帮结派排挤秦王倒是一套一套的。后来武德年间更是可笑至极,突厥人一来就吓得屁滚尿流,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一个月能丢几百里江山。就连罗艺这种常败将军铁废物也能一直领兵!”
李长歌越说越上头,几乎有些口无遮拦了。然而奇怪的是,周围并没有人制止他让他“慎言”反而纷纷用惊讶的目光看着他。这个现象无疑有些奇怪完全不像寻常百姓怕麻烦的反应。
不过此时的李长歌已经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根本没有注意到周围人的反应。前世看隋唐历史时他就对李建成和李元吉这两个人深感厌恶。结合他在公司学校里的经历这两个鸟人的形象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