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才制成的几瓶之一,作为回礼应该不成问题。
长孙皇后接过青霉素,看着那朴素无华的玉瓶,虽质地一般,却极其洁净。这洁净之中凝聚的智慧与用心,让她不由得联想到失散多年的儿子。她心中激动不已,几乎又要落下泪来,“多谢公子……此药能立竿见影治愈伤寒,必是世间罕有的神药。待我们回归长安,定会重谢公子,请公子近日切勿远行,以免错过我们的答谢。”
杜如晦适时接话,巧妙地将后续联系蕴含在客套话语之中,既表达感激之情,又为日后的进一步接触埋下了伏笔。
一行人在客厅内一直休憩至次日清晨,天边泛起微红的曙光。杜如晦恭敬地站在长孙皇后面前:“娘娘,我们该启程回宫了。”
“……走吧,殿下终究是要回宫的。”长孙皇后轻声回应,手中紧握着那瓶青霉素,仿佛捧着长大成人的儿子一般,一路无言,满心感慨。
次日……
李长歌目送一行人离去,心中暗自欣喜。
丫鬟棉儿也敏锐地察觉到,这位突然出现的贵客背后势力庞大。
李长歌心想,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和资源,或许就能实现自己的宏图大志——建立高炉和工厂,制作出真正的步枪,而不是继续使用那把简陋的土枪。要知道,高炉对于工业化生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此前,他为了打造一把优质的猎刀,特意向铁匠传授了手工打制优质钢铁的方法,即便如此,也是耗费了半年之久和大量的银两才勉强完成。有了高炉,不仅可以制造武器,甚至可以尝试制作现代常见的打火机等小物件。然而,在这个时代,受限于技术条件,高质量的钢铁实属罕见。
与此同时,皇宫之内灯火通明,长安已沉入夜色之中。长孙皇后与杜如晦陪伴在病榻前照料着李世民,谈论起昨日救治他们的少年。“……那少年究竟是哪家子弟?日后定要重重赏赐才是。”李世民虚弱地道。
“陛下不必急于一时,待太医看过陛下的病情后,再行赏赐也不迟。”杜如晦安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