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朱元璋上前一步,面露疑惑之色。
“父皇!不知四弟做了皇帝之后,对待诸位手足们的手段如何?与允炆有什么区别?”
对于朱允炆的削藩手段,朱标作为父亲都觉得愚蠢至极,对此很是失望。
朱标甚至心里暗暗想着,回去就休了吕氏,将朱允炆这畜生扼杀在摇篮里,打算不准备让朱允炆这小畜生现世。
虽然如今提前知道雄英会早夭,即便这是雄英这孩子的命,那么自己还有一个允熥。
允熥的母族背景更广,有着诸多开国元勋支持,若是允熥成了自己的继承人,那么接下来会发生的事情,也许会被改写。
不过他现在更想知道的,就是眼前这位造反了自己儿子允炆的四弟,他对各地的藩王手足处理得如何,跟允炆的手段有什么区别。
虽然朱标相信,自己看着长大的朱棣,为人重情重义。
但朱标很清楚,以一个帝王角度俯瞰朝野,更是作为一个藩王起兵造反成功继位者,不可能不会对其他藩王有所动作。
除非自己这个四弟是个不作为的平庸之辈,
那么,问题来了,这四弟若是个不作为的平庸之辈,那么他如何靖难成功了,以少胜多击败了坐拥整个大明政权的呢?
之所以,后者完全不符合一个能起兵造反成功的王者之风。
“永乐帝在即位初期,选择了息事宁人,为了安抚宗室人心,尽可能的去争取诸王的拥戴,强行去更改祖训,给予了宗室子弟更高的品级俸禄。”
强行改了祖制,对于开国之君,亲自立下祖训的朱元璋而言,是接受不了的,但奈何,一个连皇位都敢篡的人,还给你谈什么祖制?
比如原本正三品的镇国将军,直接连跳两级改成为从一品,最低的八品奉国中尉提升到从六品,世袭罔替。
做完这些之后,又将戍边塞王统统改封于内地,随后逐渐解除诸王的兵权,同时削减藩王的护卫力量,从根本去改变了中央与诸藩的军事力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