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事万物都没有一帆风顺的,就比如想要提升军备的朱祁钰,就有很多烦恼。
虽然他有决心和有能力进行改革,但是过程中的各种阻碍一点都不少。
第一步的军备改革就遇到了大麻烦,虽然他是一言九鼎的皇帝,依然有一个无法忽视的问题就是,制作武器的材料是个大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缺少合格的钢!
此时的大明的钢铁冶炼技术其实已经比较发达,尤其民间私营铁冶不断发展壮大,完全可以称的上领先世界。
这得益于洪武皇帝对于私人采矿练的铁的开放,所以大明不缺铁料,但是这些铁料,各地工艺不统一,导致这些材料的杂质都太多,无法满足眼下朱祁钰的要求。
找到足够多而且何用的钢,是眼下最迫切的事情。
大明现在练钢还是以炒钢为主,辅以灌钢法,但是这两个无论哪一样,都对工匠的经验和能力是一种巨大的考验,成功的几率并不是很高。
而且,还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产量一直都不够大。
大明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高炉了,叫做炼铁炉,不过多为开放式,虽然有人力与畜力鼓风,但是其中热度依然不够,还是以炼铁为主。
经过朱祁钰多天的观察,他和工匠们协商之后,对以前的高炉稍加改造,变动并不是很大,只是给以前的炉子加上一个配炉,增加密闭性后,大明第一座土法高炉算是建成了。
至于实用效果,那就得等到开炉之后,才能知道结果了。
想到这里,朱祁钰喊过兴安,打算去王恭厂一趟,看看自己的炉子怎么样了。
王恭厂,也称作火药局,位于内城的西南隅,第一次知道王恭厂的位置后,朱祁钰其实相当的不满。
因为他离皇宫堪堪不过三里远,离郕王府就更近了。
王恭厂同样归属于兵仗局管辖,战时可日产火药约两吨,日常贮备火药更是达到惊人的千吨,专供京营使用,这已经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了,但是他却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