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有些不懂,这郕王突然招自己见面,到底是有什么要事。
本来大臣宗亲相交有诸多顾忌,不过眼下情况特殊,倒也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兴安送上茶水,躬身推了出去。
此时朱祁钰也终于开口。
于大人,你说这大明的未来会是什么样?
于谦听了这个问题,突然呆坐在椅子上,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这个问题有些莫名其妙。
臣,不太理解王爷的意思。
朱祁钰,继续说道。
我的意思是说,此次我们击退了瓦剌人之后的大明,会是什么样子?
于谦听完低下了头,认真思索了起来。
大明的未来?
他从没仔细想过,击败瓦剌以后?
陛下回京?
还是?
臣,不知道!
朱祁钰闻言笑了笑了。
于侍郎有顾虑,那就孤来说。
这一仗,孤有信心,我们必定能守住,那之后呢?
于侍郎在外巡视这么多年,这大明比起成祖之时是好了还是坏了?
前面,听你谈起富商豪绅难逃,百姓确逃也逃不掉。
我也曾看到过一份奏折,里面有几句话我记得很清楚。
臣乡延安府,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
你知道孤看到这里,心里有多痛苦么?
是大明的百姓太过懒惰?不够勤劳?
并不是!
所以孤想试一试,变一变,不求天下同富,但是确想这普通百姓衣食无忧,这个未来有希望么?
说到这里,书房里面了的两人都陷入了沉默当中。
于谦不理解,郕王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至于他所说的大明的未来,确实是他也想的啊。
但是这和其难,关键这个想法只能是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