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接近他,斯坦福甚至为他在学校礼堂中安排了公开演讲,据说《时代》杂志也在准备采访他。
现在这位被硅谷奉为,90年代第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创业天才就站在他们面前,这当然让卡普尔他们浮想联翩。
go公司只需要区区几百万美元,而比特公司一定不缺这点钱。
“迪恩今天是来帮忙的。”
就在卡普尔忍不住想要推销自己的创意时,杜尔适时的打断了他。
帮忙的?什么意思?卡普尔和卡普兰面面相觑。
咚咚咚敲门声再次打断了会议室里奇怪的气氛。
这一次科斯拉抢在卡普兰前面,领走了开门的光荣任务。
“欢迎”科斯拉话没说完,就被门口的阵仗吓了一跳。
形形色色七八个人,全部穿着正派的商务西装,每一个人都看起来气度不凡。
“欢迎光临go公司”杜尔像一个热情的牧师,迎接前来教堂朝拜的信徒。
这些都是他联系的投资人,有纽约的贝瑟默风险投资,有哈佛基金会的合伙人,甚至还有州立农业保险公司的主管。
为了完成go公司的这一轮融资,杜尔差不多使出了浑身解数。
这么多人进入办公室,原本宽敞的地方瞬间变得有些拥挤。
作为创始人的卡普尔和卡普兰他们自觉的起身让开位置,这些都是他们的财神爷,当然要伺候好。
不过还有一个年轻人坐在那里没有动,大家很自然的被吸引了目光。
“你是迪恩.普莱斯?”哈佛基金会的合伙人斯科特.斯珀林,有些不确定的走上前。
“eh”迪恩微笑着起身,“很高兴见到你。”
“我是哈佛基金会的斯科特.斯珀林,叫我斯科特就好。”斯科特热情的递上了自己的名片。
迪恩.普莱斯?刚进门的几家投资机构合伙人眼睛一亮,是比特公司的那个迪恩.普莱斯吗?
在杜尔骄傲又肯定的目光下,这些投资人一窝蜂的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