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序顺并一定能影阅响读(开个玩笑)。
对我自己而言,这本书我最满意的是第一卷,因为写第一卷的时候没成绩也没顾虑。
尤其是20万字之前,那时候十万字完读还可以,但没钱。
每天只有几块钱的稿费。
为了尽快写到二十万字进行新书名测试,我彻底放飞了自我。
想写什么就写,不想写就一笔带过,导致节奏飞快。
代价是第一卷写的很粗糙。
其次满意的是最后一卷。
为了写好结尾,我每天都会耗费大量时间思考修改,被迫只能更新一章。
这个结尾是我深思熟虑后才敲定的。
没有科技的跃进,也没有进行大航海。
不是不想,而是缺少一个契机。
具体的契机会在番外里写出。
关于番外:
完结后我会休息一段时间,改一改错别字,然后再写番外,希望大家不要急着删除书架。
番外内容大致剧透一点。
有开启大航海的契机,蒸汽机的研究结果。
崇祯驾崩,太子登基以及新的年号。
方岳贡和倪元璐也会有所交代。
这里主要是想和大家讨论一下崇祯的庙号,有想法的可以对这句话进行评论。
(之所以讨论是为了少挨骂,网上有不少人说可以像刘秀中兴一样称世祖,可这不符合规矩。崇祯的爹是明光宗朱常洛,爹是宗,儿子岂能称祖?)
失踪的朱慈烺会在番外里露一面,非常有戏剧性的那种。
关于下一本书:
在完结前和编辑联系了一下,他问过下一本书什么计划。
我说下一本不想写历史文,因为我的写作风格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
而查阅资料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时间长了身体根本扛不住。
另外连续写两本历史文会有审美疲劳的问题。
我说想写一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