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遵命。”
吴三桂叛乱的消息早已传遍了抚顺。
刘肇基从抚顺来。
他麾下的士兵带着这个消息回到了沈阳。
刘肇基虽然言令士兵们保密,但人多嘴杂。
这个消息还是散播了出去。
一个时辰后,高第用重金买回了消息:吴三桂叛乱失败后投降了建奴。城中兵马并非黄得功麾下,而是刘肇基的兵。
“坏了!”高第开始坐不住了。
他与吴三桂往来甚密。
现在吴三桂降了建奴,朝廷肯定要对他有所防备。
否则也不会突然让他来沈阳。
“该怎么办呢?”高第开始胡思乱想。
他第一个想法是像吴三桂一样发动叛乱。
但是他有很多顾虑。
首先是没有发动叛乱的理由。
能说服士兵发动叛乱无非是两个借口。
一是欠饷,二是受到了欺压。
他麾下士兵既没有被拖欠军饷,也没有受到欺压。
此时发动叛乱名不正,言不顺。
无法做到一呼百应。
其次他没有发动叛乱的能力。
吴三桂麾下有数万关宁军,有资格也有能力和官军正面抗衡。
他麾下只有一万兵马,根本无力和官军正面抗衡。
此时发动叛乱,无异于自寻死路。
再者。
他没有发动叛乱的勇气。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
他所处的位置很尴尬。
吴三桂发动叛乱时,关宁军驻扎在抚顺城外。
从那里往东跑是建奴的势力范围,明军不敢深入追击。
而他的兵马都在沈阳城外。
北面是沈阳城,东面是抚顺关,南面是辽阳城,西面是辽泽。
就算成功发动了叛乱,一旦兵败他将无路可逃。
可是不发动叛乱的话,就得去城中赴宴。
假如是鸿门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