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
也就是满清的剃发令。
当时官员和百姓并未遵守这个制度,满清也没有落实,毕竟刚刚入关根基未稳。
有一天。
孙之獬为了逢迎满清,剃发留辫且身穿满人官服上朝。
在朝堂上。
满人官员说他虽然身穿满人服饰却是汉人,不让他和满人官员站在一起。
汉人官员说他虽是汉人,却是满人装扮,也不能让和汉人官员战在一起。
孙之獬站无可站,很是难堪。
恼羞成怒的他立刻给福临和多尔衮上疏,言:陛下平定中国,万事鼎新,而衣冠束发之制,独存汉旧,此乃陛下从中国,非中国从陛下也。
多尔衮认为孙之獬说的有道理,但没有立刻下令剃发,而是在稳固政权后的次年的六月下达了剃发令。
各地反抗声音四起,血流成河。
次年秋天,孙之獬告老还乡时恰逢当地爆发了农民起义。
农民军攻进淄川活捉孙之獬,在他身上刺满了针孔,并插上毛发进行惩罚。
最后将其斩首示众,暴尸荒野。
看着孙之獬“大义凛然”的样子,登州巡抚袁枢说道:“我记得孙员外是淄川人,来登州作甚?”
“老夫要乘坐水师战船去辽东。”孙之獬回答。
“然后呢?”袁枢继续问。
“然后想办法见到建奴,询问他们衍圣公的事是真是假。”
“呵呵,”不等袁枢回答,郑成功冷笑一声:“见到之后又能怎样?建奴说的话就可信?”
“是否可信也要等见到之后再说,”孙之獬坚持道:“两位大人都是明事理之人,都知道断案时不能只能一面之词,还望两位大人允许我们达成战船去辽东。”
“那里是战场,随时都会死人。”袁枢开始警告。
孙之獬继续坚持:“衍圣公受辱蒙冤,我等就算丧命也要洗清衍圣公的冤屈,还望两位大人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