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将来每年上市的园参多了,收购数量却少了,那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或许这是我多想,但谷贱伤农的道理,我多少还是知道的。现在不光我们县大力种植园参,邻县甚至邻省都要学习种参,这么多园参将来卖给谁?”
伴随牧山河说出这番话,木友诚想了想道:“这个应该问题不大吧!我们的园参制品,如今在海外都获奖了,而且品质好的园参,都开始给国家创汇。
只要销售市场大了,那咱们的园参肯定更好卖。不说我们林区这边,现在城里很多单位,都找我们林场租赁参地,请人帮他们单位种植园参呢!”
见木友诚说这些话时,似乎还显得很高兴,牧山河则苦笑道:“诚伯,你说的这些情况我都听说了。正是因为知道这些情况,我才没想继续种参。”
“山子,你担心将来园参会跌价?”
“跌价都是小事,只要园参能卖出去,那终归能收回一些成本。我真正担心的是,如果将来种植的园参供过于求,那多出来的园参,又该卖给谁呢?
种参有多辛苦,咱们林场人都知道。要是一家老小,辛苦种参六年,最后发现种出来的园参卖不出价或根本没人收购,那你们说这一家子,将来又该怎么办?”
虽然只是一种假设,可木兴富幻想一下这个场景,也觉得这一家子也许会很绝望。六年辛苦白费且不说,之前投入的成本,全部血本无归才可怕啊!
见木友诚似乎不以为然,牧山河也没多说什么,反倒是木友旺饭后询问道:“山子,你真觉得现在租地种参划不来?”
“不是划不来,而是觉得风险会很大。二旺叔,你应该知道,园参跟野山参情况不同。野山参卖不出价,多留几年都无妨。可园参呢?六年到了,就必须起出来。
现在种参的人,跟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可买参或者说吃参的人,速度跟不跟的上呢?一旦产量供过于求,价格势必大跌,那种参的人损失惨重是必然的。”
清楚如今的双甸,除了搞农业跟林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