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边有义务、桐乡,也在发展!
他想要带海宁杀出重围,竞争太激烈了。
这几年如果不是外地单子多,海宁皮革城早已被挤垮。
其他几个老家伙已经议论开了。
“说的在理!”
“咱们和义务、桐乡就是三国鼎立!”
“不愧是上海宝总!”
……
其实他们不缺人才。
这些年什么人才没见过。
成熟的技术工!
脑筋转得快的手下。
连‘海龟’也养了不少。
但唯独没有诸葛亮这样的大才。
这宝总有几分诸葛亮的才华!
魏总和几个老兄弟相互交头接耳,用家乡话交流意见。
胡宝觉得这些老家伙是故意的。
魏总转过头就用普通话虚心请教道:“宝总对我们海宁皮革城了解多少?”
胡宝笑道:“我不止了解你们海宁,还了解义务、桐乡,你们距离近,产业也相似,而在竞争中,你们并不占据优势。”
魏总道:“那宝总为何找我们合作呢?”
胡宝笑道:“论实力,的确是义务最强,政府也重视,想要把它打造为手工业之乡。”
一句话激起了包间愤怒。
“对啊,凭什么好处都给义务!”
“就是,咱们海宁人不比他们义务人差!”
“太偏心了,宝总你帮我们好好教训他们!”
……
一个个拍桌子大吼大叫,江湖人草莽气息严重。
这就是胡宝在服装公司课上讲过的,前期凭兄弟义气创业,后面发展到瓶颈,兄弟义气是不管用的。
魏总看到兄弟几个失态,急忙安抚:“好的了,你们少讲几句,让宝总讲!”
胡宝等众人安静下来道:“我与魏总一样的,都在做自己产业,不愿受上面约束,这就是我们合作的前提。”
魏总若有所思道:“没有政府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