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山脚下。
军卒们驻扎在这了已有一周多了,徐大将军前几日丢下一道“原地待命”的旨意上山后,便没有下来过。
这使得这些刚从沙场上回来的士兵有些无所适从,一时间闲得发慌。
好在大明物力雄厚,粮草补给顺着长长的国道陆陆续续运过来,将士们吃喝不愁,甚至有时候还能在粮草中发现一些水酒,周边城镇的居民也是不是来军中贩卖一些肉食鸡蛋之类。
士兵们索性开始了休假模式,缝补衣物,晾晒被单,修理车马,打磨兵器,军营中熙熙攘攘好不热闹。
这日夜里,一辆从应天府出发的马车悄无声息的驶进军营,第二日一早,早期的士兵们就看到了这神奇的一幕:
空了多日的主将军帐门口,一个约莫半百岁数的老人赤膊上身,正在将一捆乱糟糟的荆棘枝条背在背上。
此地山林茂密,其中荆棘茂盛,相比其他地方长得漆黑又坚硬,有时去小解的士兵不小心被扎到,得疼上半天。
更何况这是个须发斑白的老家伙!
荆棘刺破了他衰老松弛的皮肤,渗出黯淡的血液,可他像是丝毫感受不到痛苦一般,还用绳子在胸前打了一个结。
感受到周围异样的眼光,老人狠狠的瞪了回去。
“哼!”
花白的胡须在阳光下一抖,老人仰过头,在众人的注视中,向山道走去。
“军营里哪来的老头?”
“不认识,没见过啊。”
“嘶,看着都疼!”
战士们在窃窃私语,但又不敢让老人听见。
“那是当朝参知政事胡惟庸胡大人!”
有懂行的士兵说到。
“据说是皇上派他来请罪来了!记住,别瞎说。咱就当啥都没看见!”
“好,好。”
山道狭窄而细长。
胡惟庸一步一步的向上走着,没有遇到什么阻拦。
路上的道士无不带着惊讶与诧异的眼神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