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陛下。”
刘伯温见朱元璋听取了自己的建议,虽然说脸上未曾表现出什么,可心中还是有一丝的轻松。
他一直在担心提到龙虎山会不会忤逆皇帝陛下的龙鳞,所以一直估计这要不要说。
因为自从那日出现灾异之象时,他们几位朝中大员就被召唤至皇宫之中,可等他们抵达武英殿时却连皇上的影子都没看见。
可大部分京城中的大员差不多都看到了天空中的灾异之象,不过这些人精都当成是没发生一样默不作声。
不过也有人不信邪,白白被断送在了黄泉路上,后面也就更加没人敢说什么了。
看着龙椅上的朱元璋,刘伯温心中也有着是劫后余生的轻松,十分地庆幸自己没有赌错。
刘基再鞠一躬,“臣窃以为,左大臣杨希武精明能干,刚正不阿,可担此大任。”
杨宪为人正直,且嫉恶如仇,在朝中与李善长不对付,但也没有巴结自己的意思,是为数不多的中立派。
再加之初拜左臣,正有满腹激情,相比对此事会格外上心。
朱元璋静静地看着阶下的刘伯温,看着他一字一句的推荐杨宪,仿佛在看着一只狡猾的狐狸。
心想这些人党争可是从不间断啊,无论什么时候都想想方设法的壮大自己的力量。
朱元璋沉思片刻。
“善长啊,你认为,该派谁去?”朱元璋并没有接刘基的话,而是问向一旁的李善长。
李善长神色如常,可心里早已怒火中烧。
世人皆知杨宪与自己不对付,因弟弟杨希圣被黜之事对自己怀恨在心,此时举荐杨宪,分明是与自己作对!
此职颇为重要,虽有失败的风险,课一旦成功,对自己地位的稳固有所裨益。
再不济,若是失败了,自己做第一个弹劾的人,甩干净些,想必陛下也不会深究。
李善长心思已定,胡惟庸与自己同为淮西勋贵,两人更是亲家,关系之近可想而知。
可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