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县衙,蒋熙禾心里还在合计李家的事。
三年前,李家搬到平安县,县衙有个捕快是李家的远方亲戚,母子俩奔他而来,住在距离蒋家两条街的永安巷。
李父很早过世,李承业与母亲相依为命,李承业一心考取功名,李母身体又不好,可想而知,母子俩生计艰难维持。
爹爹开办的湘竹学堂有很多学子经常在一起探讨时论,李承业机缘加入,爹爹赏识李承业有鸿鹄之志,不但在学业上指点他,更是在生活上帮衬一把。
李承业长了蒋熙禾一岁,腼腆有礼貌,因是读书人,身上有浓浓的书卷气。
蒋熙禾对他的印象很好。
两年前,李承业通过府试,得了秀才的名头,震惊十里八乡,爹爹很高兴,炫耀着说李承业算他半个学生。
爹爹高兴,继而拍着胸脯告诉李承业,学业继续,银子什么不用考虑,就是砸锅卖铁,爹爹也会供着李承业参加乡试,殿试,直到在京城谋得一份差事。
可惜那之后,爹爹染了重病,病重前爹爹把李承业叫到跟前,问了他很多话,当然这些,蒋熙禾都是后来知道的。
内容就是爹爹知道自己不久于世,放心不下蒋熙禾,拜托李承业将来照顾一二,至于亲事是如何定下的,蒋熙禾不清楚,只知道从那之后,李承业再看她,眼底多了一份情意。
亲事就算这么安排下来,蒋熙禾看似无波无澜,偶尔想起未来,倒也有一份期待。
因李承业一心苦读,蒋熙禾还得守孝三年,所以两个人除了过节一起吃顿饭,似乎也没怎么见过面。
就在蒋熙禾以为这辈子可能就这么跟着李承业走下去时,她发现李母对她的态度有些变化。
一年前,爹爹走了,李母不再登门,也不再拉着她的手聊家常。
更有几次,蒋熙禾明明看见李母在街角不远处,可等蒋熙禾走过去时,李母不是快步走远,就是躲进人群中假装看不见她。
蒋熙禾的母亲过世得早,没定亲前,李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