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原本还在缠斗的5家竞拍者中立刻就有人偃旗息鼓。后面的出价也从十几万几十万一加,变成了几万几万。
最终报价来到1180万的时候,再也无人出价。
“1180万,第三次!恭喜145号客人,拍下这尊清朝宫廷御制,岁寒三友荷叶小盖罐!”
这成交价已经是起拍价的6倍,算上佣金和税,真正成交价至少1300万。
而且最终落槌成交的买家并不是开始争抢的几位,大有一种顶级刺客一击必杀的气势。
这大概就是拍卖的魅力,不到最后一刻花落谁家真不好说。
借着这股千万拍品的东风,后续的拍卖一扫之前的沉闷,加上拍卖公司完全打乱拍品顺序的操作,也让竞拍者们多了一些期待感。
而齐鸣关注的民仿康熙五彩花鸟纹梅瓶,也很快上拍,最后被78号,以280万,略高于估价的价格拍走。
由于离得很近,齐鸣还伸长脖子看了下这冤大头,是个一身职业套装的年轻女性。看她的年纪和打扮更像是职场精英,真正的买主可能并未到场。
齐鸣还以为整场拍卖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临到结束一件明代成化年间的珐华莲池鸳鸯罐再次点爆了现场的情绪。
唐师傅刚刚就说过,明看成化,这能打上大明成化年制,六个青花小楷的,自然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但光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这件鸳鸯罐比起之前的雍正荷叶罐是要略有不如的,毕竟是粗大明嘛。但让大家对它趋之若鹜的却不只是拍品本身,而是拍卖师漫不经心的一句话。
“本件拍品,目前为一日本收藏家所有!”
就这么一句话,让现场不少人都是热血上涌。这几年文物回流的呼声在国内正如火如荼,不少爱国商人那都是不计后果的真金白银往外砸。
这份心是好的,却也是助长了国内文物走私的风气。这让近20年反而成了华夏文物流失最严重的20年,单论流失数量,甚至要超过了一战二战以及文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