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人,四十多岁的样子,手里很利索的打包着包子。
沈香引闻着包子香气,在后面排队,越靠近,越觉得暖和。
陈记包子铺是一个象征。
每天早晨准时卖热包子,在这古镇的一角,任时代变迁物是人非,包子没有变过。
排了二十多分钟,终于轮到沈香引。
她声音响亮,说:“三个。”
“你不识字儿啊?”女人性子急,拍了拍旁边的木板,“要不要?”
沈香引:“可是我吃三个才能吃饱。”
听到这句话,旁边收钱的老人一怔。
时间仿佛都静止。
后面排队的人在催:“买不买啊?不买让让。”
沈香引站着不动。
女人试图驱赶她,被老人一把拉到旁边去。
“今儿冷,天冷得多吃肉,三个够你吃吗?”他声音尽力清亮,但听起来依然苍老孱弱。
沈香引:“我就带了一块钱。”
“那你可以先欠着,我再给你多装一个,不够吃你再来。”老人这么说着,手有些抖的装了四个大包子进纸袋。
后面的人抱怨连连:
“怎么她就能买四个?上次我加钱都不多卖!”
“买完了吗?赶着送孩子上学!”
“真磨叽!聊什么呢老头儿?”
旁边的女人,一开始还挺急,现在也不催他了。
朝着后面排队的人喊:“吵什么吵!卖完了!今天卖完了!”
沈香引完全无视周遭的声音,噗嗤一声笑了,“这么做生意,不怕你家店亏钱啊?”
老人有些得意道:“就四个包子而已,能亏多少?你天天来吃,我家店都亏不了。”
“你这么说,那我可天天来了。”
这句话一说出,老人眼眶里的眼泪连串掉下来,落在包子上。
他有些慌,用袖子抹了抹眼睛,声音也恢复苍老的状态:“老了,迎风流泪,给你重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