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4)

初闻《桃花扇》书名,没看过原著的人非常容易联想到另外一部更加享有盛誉的中华文学名著——《金瓶梅》。在此澄清,二者基本没有任何关联:前者成书于清朝,后者成书于明朝:前者是关于历史、军事、政治的戏曲名著,后者是介绍生理卫生知识的科普小说;前者的主人公表面上是几个小正太和一群特殊工种的小姐姐,实际上是一群身在官场或文坛的糟老头子,后者的主人公则是一位生活作风较乱的富豪和几位思想开放女性;前者适合在公开场合通篇精读,读完后满口余香;后者需在私密空间中以快进模式阅读,读完了脸红心跳;前者可品味厚重历史,享受文化盛宴,实现精神上的不俗又不瘦;后者大俗即大雅,在批判性阅读中亦可学到各种奇奇怪怪的知识;前者被列入必读的中华名著系列从书,由官方作为文化自信的代表作品进行推广,后者尽管一样受广大读者喜爱,但由于知识点与社会伦理道德有一定程度冲突而被列为禁书。

《桃花扇》书名由两部分组成:“桃花”和“扇”。提起“桃花”,人们首先想到的是人面桃花、三月桃花、投挑报李、杏脸桃腮等词语,个别思想不健康的可能会想到桃色事件、断袖余桃、桃浓李艳等让人想入非非的词语,总之桃花经常与美女联系在一起,用来形容命运多舛或者生活作风有问题的女人。而“扇”则象征着悠闲的公子哥儿,是古时富二代的标配,比如“农夫心里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或者是贾宝玉讨好美女保姆晴雯撕扇之类的浪费行为。“桃花”加“扇”自然成了“佳人”加“公子”的代称,让人将《桃花扇》想象为一本讲述美女和富二代爱情故事的三俗科普读物。

《桃花扇》讲述的确实是官二位和女艺人的故事,并且是有籍可考的真人,更给得的是二位都是名人,单讲身份已比《金瓶梅》更有发挥的空间和挖掘的潜力,编出来的故事自然更能吸引人。不良商贩在推销《桃花扇》时,也常以《桃花扇》被当时朝廷列为禁书、严禁公开发售为噱头卖点,刻意往沟里带读者,导致未读过《桃花

最新小说: 藏局 重生八零:老太太抛子弃女 含金的铁锹,松动的墙角【快穿】 错认白月光,顾总跪地轻哄求复合 宁刀覆雪 龙族:躲避高考去屠龙 神医嫡女一掉马,渣爹全家连夜买棺 乡村凶猛 末世召唤:驯服七十二妖姬 折娇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