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不定什么时候就得被李世民揪出去当成驴子拉两圈磨。
李让的性子就是个能躺着绝对不坐着的人,哪能受得了时不时的被人当驴使的折磨啊。
更何况,李让还有不得不离开关中的理由。
那便是关中的风水克他。
回到长安不到一年就进了两次大狱,已经足以说明问题所在。
虽然大理寺的监牢住着还算舒服,但他绝对不愿意再三进宫了。
唐俭听着李让那些大义凌然的话,忍不住暗叹口气。
随即罢罢手道:“也罢,你是个灵醒的娃子,也是个有能力的娃子,老夫相信你,既然你主意已定,那就放手去干吧,至于稻种之事,正好后日又到了大朝会,各国使节都要向陛下上表,届时老夫帮你问问就是。”
唐俭终究还是选择支持李让,他了解李让,他相信李让做出这个选择,一定是出于深思熟虑的结果。
“嗯......对了,此事可要老夫替你转告陛下?”
唐俭继续追问了一句,显然是已经考量到了李让和李世民之间的分歧。
闻言,李让沉思片刻,点点头道:“那便有劳唐伯伯。”
李让现在不想去见李世民,不仅是因为和亲之事,还因为李世民关了他那么久,他有点记仇。
想必李世民现在也不太想见他。
此事由唐俭代为转告,最合适不过。
拜访唐俭的目的达到,李让便告辞出了唐府,他还要去拜访萧禹,很忙,唐俭也要忙着处理儿子和公主的婚事,更忙。
不过大唐的国公府基本上都在朱雀大街上,互相之间挨得很近,倒是省了李让长途跋涉的麻烦。
到了宋国公府,李让就没有回家的待遇了。
尽管三天前已经送过拜帖,但老老实实的递上礼单请见,规规矩矩的走流程。
门房进去禀报,李让就只能站在外面吹着冷风。
好在宋国公府也没有让他等太久,不多时,国公府的大门便被两个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