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国公子的韩非与李斯政见相左(韩非主张存韩灭赵),妨碍秦国统一大计。
于是李斯就向秦王嬴政上疏。他说:“韩非前来,未必不是认为他能够让韩留存,是重韩之利益而来。他的辩论辞藻,掩饰诈谋,是想从秦国取利,窥伺着让陛下做出对韩有利的事。”
秦王嬴政一向疑心颇重,再加上韩非拒绝了他的好意,不打算成为秦国的臣子。嬴政认为李斯言之有理,便抓捕韩非。廷尉将其投入了咸阳大牢。
咸阳大牢内,韩非没有了往日的风采,大牢不见天日,韩非变得有些萎靡,但是双眸之中的火光却是依旧未曾熄灭,其实李斯没有冤枉他,他确实存的就是保留han国的意思。
他的心也一直在han国,即便是韩王安并不会任用他来治国。
他有时候想起扶苏与嬴政对于他的赏识,再对比韩王安对于他的疏远,便是感到一股讽刺,这世界还真的是可笑啊。
他倚靠在冰冷的大牢的墙壁上,李斯出现在了牢门外,“师兄。”
韩非嘴角微翘,他知道自己突然下狱,与李斯有关系,但是他并不记恨李斯,李斯是大秦的臣子,无论是为私为公,都不可能替他求情。
况且,早在小圣贤庄的时候,他就能够看得出来自己这位师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私自利。
李斯的身后,狱卒上了一盘精致的酒菜,李斯亲自替韩非倒上了一杯酒,酒流淌出来,进入酒杯,犹如琥珀,酒香弥漫在大牢之中,竟然是遮掩了大牢的那股子霉味。
韩非爱酒,他闭上眼,嗅着酒香,良久,道:“不错,不错,好酒。”
李斯道:“这是我特意为师兄找来的上等好酒,是珍藏在王宫之中的,师兄好好品尝。”
“多谢师弟了,只是可惜,这酒就只能喝一次了。”韩非笑着看着李斯。
李斯目光有些闪躲,他觉得韩非看穿了一切,就像是他们的老师荀子,无论他有什么想法,在荀子的面前都好像是无所遁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