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候,阿宝脚伤越来越严重,打算以后不再去打球,重新来画画。
话说,阿宝小时候喜欢画画,初中时有一次上课给班主任画起了头像。
阿宝坐在第一排,加上同桌的同学不停地笑,很快就被他发现了。
下课后他要阿宝拿出来看,阿宝因为害怕已经撕掉了。
他就坐下来教阿宝画头像,边画边讲,说头像的轮廓要这么画,五官的比例是多少等等。
时光流逝,几十年后当地电视台为这个老师录制了一个节目,叫做《人淡如菊》。
节目是这样开始的:”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一位淡泊的老人,老人家虽然一生坎坷,但从未质疑过这世道,他一生与人为善,谦逊本份,从不说半句空话。老人家毕业于解放前的上海美专,画得一手好油画,却不愿示人博个虚名。大家深爱着这位厚道人,想为他做件事,叫后一辈永远感怀其中的人格力量。”
关于他的作品,一位著名的画家激动地说:“有几件很精彩的作品,你认为它有多优秀它就有多优秀。把它们置于北京、巴黎同类作品群中,仍然是优秀的作品。它的魅力会吸引着许多像我一样的知音。”
另一位同样著名的画家说:“他老人家一直都比较谦虚,其实说白了,就因为他是在当地,假如放在全国,他这些油画还是高水准、有全国水平的。”
……
那时候阿宝的父亲在日用工艺公司当政工组长,公司下属有二三十个生产日用工艺品的工厂,包括工艺美术研究所,很多画家和工艺师都在里面上班,阿宝的父亲带他到那里学画画。
陈老师是个青年国画家,那一天他刚好没在,据说去参加“广交会”。
第二次阿宝自己去,见到有一个人在作画,问民兄他是不是陈老师,民兄说是。
阿宝回家叫父亲写一张字条给他,他看完字条微笑着点点头,叫阿宝有空就多画,边说边用手比划着。
每次阿宝在那里看完陈老师作画后,就顺便向他借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