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一抛,卓措赶紧接住,一入手,在江游手中轻如鸿毛的大戟,分量之沉,把他的身子带的一个趔趄。
随后卓措就吃力的挥动大戟,比照着江游刚才的样子挥舞,不过挥出三招,卓措就气喘吁吁,浑身大汗淋漓,再也打不下去了。
“好,你就先练这三招,再来一遍,跟我说的做!”
江游把这三招要义给卓措一一道出,然后看了他再演练三遍之后,就让他自己好生慢慢琢磨。
临走前还吩咐了一句,他现在力气太差,后面吃饭睡觉上厕所,大戟不得片刻离身。
卓措对江游奉若神明,他的话不敢不听,当晚就是抱着那大戟入睡的。
第二日就开始进山,江游和仁增倒是没有什么影响,就是卓措受了大罪。
山林不比之前的荒野,江游教导的步法在这里用不上,再加上身后背着一把极为沉重的大戟,此时走的极为艰难。
但江游对此视而不见,仁增在卓措再一次累到力竭的时候,忍不住开口道:“先生传授之法,玄妙无穷,怎么可能换个地形,就用不上了?”
卓措这一听,才恍然大悟,暗骂自己蠢笨,不知变通,老师传授给自己的哪里是步法,分明是一种气血锤炼之法,自己只知道照搬,不知变通,真是蠢牛!
仁增在说完之后,卓措在就开始自己尝试着根据山地的具体情况,调整气血的运行。
琢磨了半天之后,果然让他找到了合适的方法。
仁增看到微微的点了点头,随后目怀歉意的看向江游,江游笑着摆摆手,表示他不在意。
卓措练武天赋没的说,就是脑子有点呆,牧民生活给了他对抗自然的坚韧和心境上的豁达,但同时也带来了一身呆气,或者说是单纯。
这种性格有好有坏,好处是,修炼极为刻苦,拼命,对江游说的话不打一丝折扣的执行,不会偷懒,坏处就是脑子一根筋,不够灵活。
过去人喜欢称赞这种人为大智若愚,但江游觉得,这就是人性格不同罢了,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