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借一步说话。”
徐知春抬手将王悍拉到一旁的僻静处,低声说道:“京城那边传来消息了。”
“哦?”王悍深感意外。
一封信,传到京城,再把消息传回来,竟然用了大半个月之久。
古代通讯,果然不方便呐。
只见徐知春满脸忧虑地说道:“恕学生无能,没能将《咏怀五百字》传至天听。”
王悍更加意外了,“你不是以奏章的形式上报的吗?这种事,还有人敢拦?”
“学生也正为此而恼怒呢。”
徐知春悲愤不已,“圣上不事朝政,只愿寻花问柳。”
“朝堂正事,全都把持在几位相国与太师之手。”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矣。”
王悍听的好笑,这皇帝完全就是个昏君,大臣把持朝政自然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都不需要长此以往。
但凡边境有点风吹草动,朝堂都要经历一场大地震。
王悍眯眼说道:“我倒是想知道,那封信,最后到了哪位大人的手里?”
“闻正闻太师。”
这些事没什么好隐瞒的,徐知春便直言道:“闻太师以妖言惑众,居心叵测八个字为评,将奏章扣押了。”
如果不了解民间疾苦。
单看那首诗的内容,着实称得上妖言惑众了。
毕竟,何不食肉糜这种事,在大乾朝已然发生过。
好在王悍本就不指望那首诗能起到什么震撼朝堂的作用,心里也没什么好失落的。
沉沉拍了一下徐知春的肩膀,笑道:“对徐大人来说,称得上是一件好事。”
“此等好事,学生不要也罢。”徐知春自然明白王悍话里的意思。
那首诗传不到皇帝耳中,便不会引起朝堂震怒。
他徐知春的命和官,都保住了。
问题是,徐知春性情耿直,一门心思想要为大乾朝做点事情。
让他老死在县令的台案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