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疼之际,云厉又在心中痛骂云铮。
这狗东西,成天有事没事就给自己和添堵。
可恶至极!
在心中把云铮诅咒了几百遍后,云厉终于抬手制止了争吵不休的群臣,头疼道:“孤有两个问题要问诸位!”
“第一,若是老六要强行在阜州推行摊丁入亩,朝廷能否阻止?”
“第二,若是朝廷阻止不了,若是天下穷苦百姓知道老六在阜州推行的新税制了,朝廷如何堵住悠悠众口?这天下的人心,朝廷还要不要了?”
这是文帝昨天问他的问题。
两个问题,他心中都有答案。
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他和朝廷不愿面对的答案。
听着云厉的问题,刚才还积极进言的那些人顿时不说话了。
云厉心中有答案,他们心中也同样有答案。
徐实甫思索片刻,再次开口:“臣以为,既然朝廷无法阻止六殿下在阜州推行摊丁入亩,那便以阜州为试点,推行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云铮要推行摊丁入亩,必然会遭到极大的阻力。
朝廷正好借此看看,云铮怎么应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这也算是积累经验。
如果云铮推行失败,朝廷自然也不需要跟着推行。
若是云铮成功推行了摊丁入亩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朝廷再讨论要不要跟着推行。
如此,既让天下百姓知道朝廷在努力的推行这个事,也不用在这个节骨眼上再节外生枝,搞得朝廷跟门阀和氏族更加对立,给朝廷争取时间。
徐实甫的建议,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同。
云铮难得给朝廷上一道折子。
傻子都知道,云铮只是在通知朝廷,而不是征求朝廷的意见。
既然无法阻止,用阜州当试点这个说辞,确实挺好。
不过,还是有少量的人认为朝廷应该采纳云铮的建议,跟着推行摊丁入亩。
就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