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手里刚从图书馆借出来的《神木》给递了过去。
于正明伸手接过,有些疑惑。
这本书他读过,但是不明白陈词是个什么意思。
但下一秒,他便想到了什么,惊讶道:“你这小子是想改编这本?”
陈词微微一笑,表示默认。
于正明了然的点了点头,随意翻了翻书,想了想还是给出自己的意见。
“老师的意思呢,改编的话这本书不太好改,咱国内的审核情况,不太适合《神木》的改编拍摄,陈词你说呢?”
陈词当然知道他想表达啥。
事实上。
也的确如于正明所说,《盲井》拍摄了四种结局,但在国内依旧无法上映。
这是本身的题材限制。
如果为了迎合国内市场乱改一通,这改编也没了任何意义。
因为那样改出来的本子,必然会口碑崩坏。
在这个魔改原著还未盛行的时代,原作者也不会同意。
但是站在上帝视角。
陈词很清楚《盲井》的价值并非依靠国内市场,它的市场在欧美。
国内虽未能上映,但却在海外杀疯了。
200万的成本愣是卖出了300万的天价版权费。
没错,单位是美刀。
300万美刀!
说起来,陈词也不得不感叹,后来的娱乐圈是发展迅猛,但在10年后,海外市场却是迎来了崩盘。
不论是小制作还是国内的票房冠军。
在海外市场都没能再卖出高价,很多华语片的海外发行价格,还不及十年前的十分之一。
究其原因,还是流媒体的盛行。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个格局的变动。
但现在,拍电影拿到海外卖却正是高潮时。
这还得感谢老谋子。
他在1991年执导的《菊豆》先后获得了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和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