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的?”
“小人本是粮商,后来朝廷开中,小人便也跟着往边境运粮换些盐引,做起了贩盐的生意。”
江春轻声答道。
李伟听到轻轻点头,这倒也在他意料之中。
扬州有两淮转运盐使司,许多盐商都是往边境运送粮食及其他军需物资,然后后换了盐引来这里取盐,因此这里集中了许多的盐商。
其实这也不是朱元璋原创的,在宋时就有这种方式,叫做中纳。
现在的中纳在朱元璋的控制下,执行得还算不错,像云南此时就是靠商贾中纳才保证了粮草充足。
但到了后来皇帝昏庸,各种权贵高官大肆请奏盐引,致使盐引远比实际产盐多得多,真正往边境运粮换引的商贾根本取不到盐,中纳法就逐渐废了。
李伟跟他随便聊了两句,便将来福和沈经引见给了他,尤其是沈经。
这些盐商个个财大气粗,若是把他们的钱吸收进银行里,那今后就再也不会缺钱了。
江春虽然对银行不是很了解,但在听完沈经的介绍后,也是有些心动,再加上李伟的面子,他便答应了将部份财产存进银行里。
随后来福也跟他签好了土地交易的契书,收钱后便让伙计带到去府衙办地契了。
在送走了江春后,商会的伙计也动了起来,过了不久预售处就从冷清变成了一片火热的场面,相似的场景再现,好心人四处宣传,伙计们热情招待,甚至还准备了小礼物,即便不买地,进来听听伙计们的讲解也能占些小便宜。
运河边、街道上布满了新城地皮预售的广告,由于卖地的从官吏换成了商会,许多普通人也没了顾虑,纷纷被吸引过来。
当然普通百姓是不会轻易拿出上百贯来买这些地的,即便有沈经提供所谓的贷款,也几乎没人愿意掏钱,毕竟现在城还没建起来呢,除了一条水泥路之外,新城还只是一片荒地。
但他们不买,许多精明的商贾却是纷纷出手,动辄就是十几亩的买。
对这些财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