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失去了第十军团,但第三集团军仍然有四支帝国主战军团维系着拉尔登堡一带的防线。并且这四支军团均为帝国的死忠份子,要说服他们叛变投降是不可能的。
于是赛芙琳忒开始把工作重心放到如何击破第三集团军上来,她先是招来了投降的拉乌利斯,向她询问了关于第三集团军的布防问题。然而拉乌利斯给她的答复令人失望,也许是早就知道她靠不住,第三集团军主帅罗伊德并没有在她出席的会议上提到过集团军的布防问题,不过拉乌利斯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推测。
拉尔登堡是帝国的一个防御堡垒,连通帝国两个行省的重要关隘。由于是建立在平地之上,这座堡垒两侧没有什么险要的地形可供依托,那么为了防止被从四面包围,必然要有军团驻扎在堡垒之外的城镇或是郊外作为牵制。
第三集团军的四支军团应该都集中处在堡垒附近。
起先赛芙琳忒还奇怪怎么会有选址在平地上建立堡垒,然后她看了地图才发现,拉尔登堡正位于两座山脉中间的一个平原入口处,由于这两条山脉相距甚远,无法用城墙联系在一起,因此只能在中心的平原上建立一座堡垒,加上几座不大的城镇。在战争来临时,只要在这些地方增驻部队,遥相呼应之下就能封锁这个平原的出入口。
拉长的战线意味着兵力的分散,赛芙琳忒首先想到的就是可以利用优势兵力破其一点,接着从防线的侧翼向两边推进。但这么做有个明显的缺陷,一旦其中一个据点被击破,那么以拉尔登堡为主要据点的帝国军团也能从侧翼截断敌人的部队,然后瓦解敌人的重点攻势。
这么一推算,赛芙琳忒忽然发现帝国人在这里建立堡垒不是没有道理的。
首先这个地段处在平原的最窄处,便于守军的常规机动穿插、补位增援;其次又有拉尔登堡为主的坚固的防御体系,表面上看防线漫长很容易被集中突破,但攻击方也有被及时回防的守军截断退路的风险。
赛芙琳忒怎么想都觉得是个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