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还相信胜利,他们就必须守住那条阵线!”
第一军团前线伤亡开始增加,但他们依旧坚持在防线上,与越来越多的帝国士兵交战。辅助军团和姆林恩军队在和自己的帝国军战斗,他们无法给第一军团提供支援,顶在前线的中队阵线开始被帝国人压缩,处在边缘的帝国中队开始向中心靠拢。
“就是现在!”菲安利雅突然的一声大喝惊醒了周围仍在观战的将士,她向前一指,“让我们的预备拉长阵线,平推上去!对帝国中队实施反包围!”
“哦!”
预备队在接到命令的下一刻,立即由五列方阵变为三列,几个呼吸间就延伸出近一倍的阵线长度。他们在自己中队长的指挥下,快而有序地冲向两头已呈包围状态的帝国阵线。
伴随着铠甲护盾之间的碰撞,第一军团的预备队和帝国人战在了一起。
随着最后的步兵洒出,菲安利雅所能指挥的就只剩下自己的亲卫队了。
侧翼遇袭的帝国中队立刻在这样的情况下大乱,生力军面对已经酣战许久的疲惫队伍在除了经验外其他方面都占据了优势。
“诶!”见到大好局势被这般搅局的19军团长一拳砸在自己大腿上,对方的布置恰到好处,正好是在他的队伍突破阵线两侧并形成包围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按照原定计划实施的中队根本来不及做出调整就被击溃。
在这里要提一下冷兵器对战的一些细节问题,通常队伍专注的都是正前方的情况,一旦陷入胶着,对于周围的事物就浑然不觉,因为注意力都盯在前方的敌人身上了;而作战的命令都是在战前就计划好了,毕竟战役一开,想对前线正在作战的队伍下达新指令待命可以,但实施其他机动方案已经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都在和对手战斗了,双方都盯住了对方,这个时候分心是要不得的,而且这么做还会对授命的队伍产生受挫的影响。所以一般情况下再发布机动命令的同时都会最少派一支预备队替换防线,这样才能保证在该队伍实施机动的情况下不被正在和他们交战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