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阳城内,无数个火把游走在大街小巷。大街上,摆放着几百口底部被大火烧得通红的大缸,里边的热水、桐油正在源源不断地被运往已戍满士兵的城楼。那些做运输的人,有的是军官士兵打扮,有的是布衣百姓打扮,有的是江湖人士打扮。
远处,随着“轱辘辘”的车辙声传来,千斤重的巨石正被一辆辆车运到城下。虽然二三十万人的河阳城已失去了昔日的繁华,大多数百姓都经潼县退入了关中,但留下来的每个人似乎已都明白,这是一场生死存亡的保卫战。而他们也早已经豁出了性命,在做最后的抵抗。
关于河阳城的名称由来,至今已不可考。城建依古时函谷关①而建,扼守崤函咽喉,地势险要,艰险难攻,是西入关中必经之地。北依波涛汹涌的大河“黄水”,西经小道进潼县,南靠终南山,东临绝涧。涧中有古道向东入河南,道路狭窄,素有“车不方轨,马不并辔”之称。
十年前,河阳豪族乔氏举兵西入关中,掀起天下“反佘诸”的大旗,迅速得到了关中豪族和百姓的拥护。不久,乔万世称帝,国号“辰胤”,遂与东方的佘诸国形成了对峙局面,直至今日。虽说偏安一隅,却也保了一方百姓太平。
近年来佘诸国逐渐剿灭境内的反叛后,开始为收复被乔氏辰胤国所占据的关中地区做准备,目的是打通直达西域之路以恢复堂堂中华对西域各国的管辖,遂发兵西侵至河阳城下。至今已有十余日,却是久战不下,双方伤亡惨重。但佘诸大军却是没有撤退的迹象,反而继续增派兵力赶赴河阳。
佘诸营帐建于河阳城东的山谷之上,绝涧之旁,一直延伸至谷中。远远望去,一眼看不到尽头,似乎满山的营帐,火光涌动,照地映天如白昼。
这是一场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劫难,但似乎留下来的人也不曾想过逃脱。
城北有一处近二百亩的荒废之地,毗邻大河“黄水”。据说是十多年前,河阳首富连氏家族的府第正坐落于此,只是在一夜之间,连家三百余口被佘褚官军斩杀于内,并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