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天下此起彼伏的叛乱,作为一国之君灵帝并没有袖手旁观,毕竟祖宗辛辛苦苦打下的家业,在自己手里搞砸了,下去也不好交代,总要想点法子进行补救,具体来说,他用了两个。
第一:废史立牧
本建议由太常刘焉友情提供,真要算起来,他还是灵帝的远房亲戚,具体多远,那还真不是一般的远,至少要追溯到西汉。他看到东汉多灾多难,所以便有感而发,灵帝也很给面子,当即采纳,毫不拖拉。
看似英明的君主遇到了聪明的大臣,事后看来,刘焉聪不聪明不知道,灵帝绝对不英明,而且还很蠢。为什么?现解析如下:
当时的东汉全国共分为十三个州(州相当于省),但地方政府实行却是郡县制,州只是一个区域的划分,州里面有数个郡,郡里面有数个县,郡里的最大的领导就是郡太守,县里的最大的领导就是县令,县令统一都归郡太守管,这样一来郡太守在当地就类似于无敌般的存在,虽然上面有朝廷管着,但山高皇帝远的,我贪点污、受点贿,有事没事搜刮一下老百姓你上哪知道?而且即便朝廷想管,也疲于应对,因为汉代共有一百多个郡,只求每年不发生动乱,该交的税收都交齐就谢天谢地了。
难道就管不了你了?当然有,毕竟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反过来说也是一样的,办法总能想出来的,朝廷为了加强管理,就向每个州各派了一名刺史前去,主要职责就是监管州内所有的郡太守,一旦有违法乱纪的行为立刻上报,但不能干涉郡太守的行政工作,比如日常的维护治安管理,收取税收,解决民事纠纷等等。这样按理说刺史的薪水应该比郡太守高,实则不然,郡太守年俸禄是两千石,而刺史的俸禄只有六百石,唯一的好处就是刺史权力比郡太守大,能监管你,不让你胡作非为。
刺史主管监察,太守主管行政,两者互不相干,刘焉的意思就是现在天下各地动荡不安,地方管理难度大,刺史根本就镇不住,那就直接把刺史升为州牧,监察行政一手抓,选用一些清廉正直、德高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