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带着妹妹在北新桥附近的一家商店买了袜子,本来想给妹妹买双新鞋,可惜师父给的五万块钱所剩不多,不足以买新鞋了。
如今正处百废待兴之际,国家工业、手工业都很落后,一双新皮鞋能卖到十万块一双,就是普通的成品胶底鞋也要五六万。
这就是为什么贾张氏老在纳鞋底的原因了。平民家庭,只有自己纳鞋底做鞋子最实惠。
“哥哥,我已经有了新袜子,鞋子去补补就好。”何雨水手里拿着糖葫芦,看着哥哥的目光在一双新鞋上徘徊,于是说道。
何雨柱摸摸妹妹的小脑袋,没想到自己的心事居然被小丫头看穿了,笑道:“这双鞋算哥哥欠你的,走吧,咱们去修鞋。”
不一会儿,兄妹俩就来到一家修鞋铺,铺主也是鞋匠,是个腿脚有些残疾的中年人,他穿着围裙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里的小榔头配合着安置地上的丁字形铁制工具,顶着一双旧鞋子敲敲打打,打几下便取下来看看形状。
在他的旁边相隔两米处,是个比何雨水稍大两岁的小女孩,脸上有些脏,头发也没有何雨水的麻花辫扎的精致,似乎是出自修鞋师傅之手。小女孩面前摆着擦鞋的抹布、盆子等工具,正等着顾客上门。
很明显,这个修鞋铺不仅仅是修鞋,还同时经营擦鞋业务。
父女齐上阵。
修鞋师傅见到何雨柱兄妹俩到来,便是问道:“谁的鞋子坏了,脱下来我看看?”
似乎对这种情况见得多了,他问起来样子,就像他身边随意乱丢的一堆旧鞋一样随意。
“师傅,您看这只鞋脱线了,补一下多少钱?”何雨柱让妹妹坐到一旁,脱下坏掉的那只鞋子拿到中年男子面前,问道。
“百块吧。”修鞋师傅看了看,给了一个价,然后又补充道:“不过你们得等一会儿,我手上这双鞋还没修好。”
“成。”何雨柱答应了,百块也就相当于五年后的分钱,算是很合理的,于是便和妹妹等了起来。
“小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