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曹操自己都没有发现。
比起一开始对曹操的恼怒和下意识的否定。
他现在说话时,浑然变成了同曹据商量的语气,少了几分质疑。
面对曹操的询问,心里早有应对的曹据,立时自信的做出了回应。
“回父亲,孩儿确有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献给您。”
“对此。”
“儿,将之唤为科举制。”
“科举制?”听到曹据所言,曹操脸色错愕。
接着。
曹操做倾听之状,抬手示意曹据说道:“我儿,且试言之。”
被曹操中途打断的曹据,没有受到影响。
他继续说道:
“不错,正是科举制。”
“其不同于时下的察举制度,科举制特点有三。”
“其一,投牒自应!”
“凡是读书人都可自行报名参加朝廷举行的考试,不必非要先由官吏或者地方推荐。”
“其二,分科取士,考试定期举行。”
“朝廷订制不同的考试科目,或经学,或法度,或珠算,或儒典,或道学,政略,然后定下统一的考试时间,召集天下学子进京赶考。”
“其三,严格考试。”
“一切以考试时应试读书人的成文高低,作为去留的考核标准。”
“能者及第,庸碌之辈则是黜落。”
在提出了科举考试的三大核心特点之后,曹据并没有收声而止。
而是结合后世唐,宋,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做出了进一步的延伸,解读。
好让曹操明白科举制的精要。
在其滔滔不绝的讲述之下。
曹操听的……
如痴如醉。
叹为观止。
等到曹据收声而止的时候。
半晌。
曹操才回过神来。
望着静静站立的儿子……
此时,曹操只有一个念头。
“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