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启航!求打赏!求鲜花!求月票!求评价票!)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南宋京城临安府。
本来晴朗的天空,在这一天空降大雪。
就在这一天,宋高宗赵构,最终还是决定了,听从秦桧的意见。
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一代抗金英雄、南宋最后的希望,岳飞,岳鹏举赐死于风波亭。
张宪、岳云并依军法施行。
此时正被押往风波亭的岳飞,此时一片心如死灰,只是随着狱卒的吆喝声,麻木的向着他人生的尽头而去。
此时的岳飞,并不在意自己的生死。
他这一生,自少年时,便喜读《左氏春秋》、《孙吴兵法》,能挽三百硬弓,开腰弩石。
宣和二年,二十岁的他,入伍之初,就创下了百骑平贼的壮举,在军中一举成名。
靖康元年,亲眼目睹金人入侵后人民惨遭杀戮、奴役的情形,心中愤慨,意欲再次投军,又担忧老母年迈,妻儿力弱,在兵乱中难保安全。
岳母姚氏深明大义,积极勉励“从戎报国”,还为岳飞后背刺上“尽忠报国”四字为训。
岳飞牢记母亲教诲,忍痛别过亲人,投身抗金前线。
自那时起,他的一生就不再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这个国家、属于皇上。
“尽忠报国”四个字,就是他一生的宿命和使命。
而他,也没有辜负这四个字。
靖康二年二月,随军转战曹州,他挥动双锏,身先士卒,直贯敌阵,以白刃近战打败金军,追奔数十里。
然而,他的耿耿丹心只换得“小臣越职,非所宜言”字批语。
是年五月,他被革除军职、军籍,逐出军营。
但是,他的抗金决心并未因此动摇。
建炎元年月,他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线——北京大名府,投入了“声满河朔”抗金招抚使张所麾下。
此时,已是他第四次从军。
然而,他终是小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