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改容而坐,明白往下就是天子要说的重点。
“自然是要派人给韩增送信的,但只要让他做好防备即可,返汉之后,迅速牵制住其余三路大军。”
“另外,还要以尚书署的名义给长安以北的各郡国下诏,让他们整修城池,囤积粮草,操练亭卒。”
“当然,诏令上不能说是为了防备北征的汉军,而是要说成防备匈奴。”
从边郡到长安,不管走哪条路线,中间至少都隔着两三个郡。如果范明友等人要行不轨之事,这些郡国多多少少可以拖住他们。
一旦被拖住,就可以为韩增和赵充国获取一些时间。
犯上作乱,最重要的就是兵贵神速。
只要“叛军”裹足不前,那么刘贺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断其粮草,让其不攻自破。
除此之外,刘贺还可以光明正大地捉拿霍光了。
“消灭这三路汉军,不是朕要做的。”
“拖住他们,瓦解他们,策反他们,才是最好的选择。”
“大将军不反,朕自然很安全,朕不用动武。”
“大将军反了,朕虽然会危险,但是朕也就有了动手的理由。”
刘贺句句都反复斟酌,一步一步将其中极为复杂的关系,抽丝剥茧理清楚了。
此刻的局面,就像是一团乱麻。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不可太急,也不可太缓。
只能随机应变,提前做好一些谋划。
至于能不能用上,并不一定。
“面对如今的局势,就像写一篇万字的长文,即使定下了骨架,恐怕也还要不断修补。”
“如同今日的事情一样,朕与你们只能做好万全的谋划,然后等待随机应变。”
到了这一步,刘贺也猜不到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了,只能行一步,再看一步。
“陛下虽然思虑周全,但可曾想过……万一大将军不顾大局,强令霍党率大军提前返回大汉,行不轨之事?”丙吉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