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最近侵边的次数变少了,暂时没有必要主动出击。
但是,霍光在朝堂上力排众议,以援助乌桓为名,派出了而立之年的范明友统二万骑兵前往乌桓,见机行事。
为了让自己的子侄辈也能立下战功,霍光让霍禹等人以中郎的身份随军出征。
在出发前夜,霍光给范明友下达了“大军既已出征,不能空手而归”的命令,这意味着,汉军出征必有战功,哪怕战功不是来自于匈奴。
当大汉军队抵达乌桓时,匈奴军队早已经闻风而逃,乌桓惨胜。
为了不空手而归,范明友以乌桓叛乱为名,向乌桓发起了进攻,歼敌六千余,斩三王。
范明友被封为平陵侯,而霍家子侄也各有封赏。
只不过,从这之后,怀恨在心的乌桓屡次犯边,范明友也屡次将其击败,积累的战功越来越大,在军中平步青云。
胜是胜了,却让也让这场大胜蒙上一丝的阴影。
霍光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等赵充国年老之后,由范明友成为军中栋梁。
再由范明友带领年龄更小的霍禹不断取得战功。
如此一来,霍氏在军中的地位就再也无人能撼动了。
只是,这一次,霍光决定不让范明友出击——匈奴和乌桓不同,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所以,他对范明友的主动请缨未置可否,而是转向了赵充国,非常尊重地问道:“赵将军,你如何看待此事?”
“老夫对此事没有什么别的看法,乌孙乃西域要冲,控弦近二十万,不可让其倒向匈奴。”
霍光要的就是这句话,这场战争必须胜利,范明友不能作为主将。
“那,赵老将军可愿意领兵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