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应该引起满朝百官的猜忌,但是天子刚才实在太慷慨了,所以百官已经把昌邑国属官当成了自己人。
无非是六个人,又不是六十个,六百个,偌大的长安,难道还容不下他们吗?
所以乐成的话音刚落,蔡义这个善于察言观色的人就站了起来,说道:“少府所言极是,昌邑国属官,护驾有功,又常年伴在天子左右,理应得到封赏。”
接着,纷纷就有人起来附和。
刘贺很满意,但是他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把目光看向了霍光,假作试探的样子说道:“仲父,赏赐昌邑国属官一事,可合祖制?”
刚才,乐成刚刚提出这个话题的时候,霍光心中是警惕了一下的,但是转念一想,区区六个昌邑国属官,似乎也无碍。
更何况,自己得到的赏赐最多最重,完全没有理由拒绝此事。
总不能自己磕头谢恩,而完全把昌邑国的属官排除在朝堂之外吧,这未免太小肚鸡肠了一些。
“当然符合祖制,他们是陛下潜邸的近臣,要论护驾之功,是要排在我等前面的。”
“仲父谬赞了,他们与朕一样,都来自昌邑那穷乡僻壤,恐怕难登大雅之堂。”
刘贺这番过度的自谦,立刻招到了百官的“反对”,人人都说昌邑是人杰地灵的封国。
时机终于成熟,刘贺亮出了自己的刀子。
大行封赏到了滥发名器的地步,为的就是把手底下这六个人,安排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安乐乃昌邑相,是一员循吏,能够治理一方百姓,朕想问一问仲父,他适合拔擢到哪里去呢?”
安乐已经是品秩两千石的郡国守相,暂时又无法晋为九卿,刘贺特意说他适合治理一方百姓,那么就只剩下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这三个位置了。
霍光思考了一番,说道:“左冯翊一职如今空缺,可让安乐出任此职。”
刘贺想的是让安乐当京兆尹,虽然安乐是墙头草,但是至少还算半个自己人,由他担任京兆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