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得到孝武皇帝的信任,不是因为读经好,而是擅长政务,因为小心翼翼。
用后世的话来说,他是务实的实干家,与经学家是两回事。
虽然不跋扈,但是刘贺依旧觉得对方气势逼人。
这种气势与长相身形都无关,而是常年掌权者特有的盛气凌人。
刘贺看着霍光,大概能够猜到他要说什么。
“大司马免礼,你乃朝廷肱股,有话当直说,不必有那么多的虚礼。”
“孝武皇帝大行之时,命老臣辅政于孝昭皇帝,老臣无能,未能替孝昭皇帝分忧,以至其早崩。”
“老臣本就愚钝,忝列三公,日夜惶恐,如今已五十有四,残年余力恐不能再上朝辅政了。”
霍光中气十足地把自己形容成一个将死的老人,在刘贺看来没有任何的诚意。
当然,刘贺不能戳穿这一切,只能静静地看着对方的表演。
“臣恳请陛下赐恩,准许老臣告老致仕。”
霍光的话在冷清的朝堂中引起了一番波动。
尤其是丞相杨敞、御史大夫蔡义这些霍党,脸上都露出了一丝错愕的表情。
众人明白,霍光是在试探天子。
但是他们没想到,霍光竟然在外朝的大朝议是当众提出这一点的。
如果这言行无状的新天子没听出其中的深意,当真同意了大将军的这个请求,那该如何是好。
幸亏刘贺不傻也不癫,他当然知道这是霍光对自己的试探。
该癫悖的时候癫悖,该正经的时候正经。
这才是一个演员应该有的修养。
“古人有言,大夫七十而致仕,大司马正值壮年,为、为何要离开朝堂,是寡人哪里做得不好,惹大司马不悦了吗?是不是那昌邑郎的事情,若大司马不愿意寡人掌兵,寡人现在就撤销昌邑郎,绝不再提此事!”
刘贺的话也让百官一愣,这天子的这些话未免太露骨了一些。
皇帝为了三百郎卫向大将军认错。